1、政府大數據發展的機遇與挑戰
政府大數據機遇
“政府”和“大數據”的結合成為歷史發展的新趨勢,政府大數據技術建構和數據應用進入了啟動期,技術的研發,應用的創新,管理的調整,理念的學習,成為政府大數據發展的關鍵詞。
政府大數據方向
• 以數據為中心構建政府應用系統
• 跨行業、跨領域的綜合數據分析與預測
• 讓數據成為真正的資源,可以交易
• 利用大數據為政府創造價值
• 依托大數據技術改變政府服務方式
政府大數據挑戰
數據難采集
數據主要用于統計,大量數據丟失,重視結果,不重視數據
孤島現象突出,數據很難有效共享
數據良莠不齊、質量低,數據格式不統一
數據難管理
組織/行業政策上的限制
缺乏激勵和規則,數據共享多限于內部,制約其價值實現
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要求高,數據共享與隱私的矛盾等問題顧慮重重
不同數據的混合存儲,數據分析復雜度提升
2、政府大數據解決方案
創新研究院基于政府的實踐經驗推出了政府大數據解決方案,基于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提供多種服務能力,涵蓋了政府大數據產業規劃頂層設計、大數據標準的咨詢、大數據產業鏈的整合、以及大數據生態的構建在內的各個方面,從政府數據倉庫到大數據存儲與分析平臺,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數據應用支撐體系。
大數據標準解決方案:大數據標準按照“1+6”的理念進行設計,即以BD-OS平臺操作系統為支撐,構建6大標準研究方向,分別是數據采集標準、數據描述標準、信息存儲標準、數據傳輸與文件標準、信息分類與編碼標準、數據安全標準,通過平臺和數據標準的建設,幫助政府解決數據共享難、數據格式不統一、數據標準不規范、數據重復建設等難題。
政府大數據港解決方案:政府大數據港的建設主要圍繞著一個核心、兩條主線、三種模式、四項任務和五大意義這五個維度進行展開,秉著“標準先行,技術保障,業務驅動”的原則進行規劃。
一個核心:
始終圍繞盤點和整合數據資源為核心
兩條主線:
構建對內對外兩條服務主線;對內,構建數據資產盤點標準和資產管理體系;對外:提供數據共享開放服務能力(有限開放、完全開放)
三種模式:
按照電子政務系統等級保護的要求,提供數據資源內港、外港和互聯港三種服務模式;其中,內港:內部使用,不提供共享,內部盤點,統計;外港:本市使用,區域內共享;互聯港:全部公開,服務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;滿足不同層級的要求。
四項任務:
數據資源編目體系和盤點標準研究,數據接入整合能力建設,數據清洗脫敏處理體系建設,數據應用服務體系建設;
五大意義:
1.數據資產明晰化;2.數據管理規范化;3.數據共享聯動化;4.數據保障體系化;5.數據應用普適化;
3、政府大數據解決方案的價值
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
大數據的應用提高政府部門的辦公效率,方便辦公人員進行數據的共享并實現業務的辦理。為打造創新型服務體系的新政府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。
優化產業結構調整
基于數據標準建立大數據服務平臺,挖掘大數據核心產業以及外圍產業,將政府大數據相關產業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政府大數據產業鏈,搭建政府大數據生態體系。
促進民眾信息消費
大數據提升城市設施智慧化水平,使民眾生活日趨優質,通過民眾大數據行為分析能為用戶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。